建筑室内设计教研室2020-2021学年上学期 第5周教研室活动

发布时间: 2020-10-22

  一、活动主题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大学的终结》两本书的分享交流

  二、活动时间及参会人员

  三、活动内容(附照片)

  建筑室内设计教研室第5周教研活动照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首要任务。教研室积极响应此政策,深刻研读了《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大学的终结》这两本书,各位老师对这两本书进行了交流分享。
  钏文凭老师:首先,书中多个关于创意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启发我们,有态度的创意引擎,创新思维的提出、维护和训练,启发我们日常的学习、教学和生活等多方面,尤其一句“还有别的方法吗?”延伸催生新思维,新方法。联想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惰性思维,积极训练创新思维,改变常规教学形式以及课堂设计等,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 其次,书中还提及私人空间、集体空间、自我表达空间等几大空间,通过分析各类空间的情感及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创造极具创新的方法。
  谢慧老师:发现作为老师从书中发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方法,而书中所述的则是联想成就创意、观察成就创意、环境成就创意诸如此类的。对于室内设计专业创意法上虽有关于头脑风暴法,在具体实施的上从上学到一些建议,如何用好头脑风暴,可以借鉴;另外一个是关于游戏规则的四原则,这方面的理论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还是可以擦边用上的。 透过此书,非常的有趣。“六顶思考帽”法其实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它将人类的基础思维功能分为六类,分别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来比喻。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习惯用一种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白色思考帽是中立、客观的,重视信息、数据,擅长逻辑思维。绿色思考帽偏爱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新颖的念头,不满足于已有方案。每一种“颜色”都有其长处和局限,且每一种思维方式都可以改变,只要稍加训练。这六顶帽子既有趣又好用。悦读于我,现在是拓宽思路及寻找创意的必经之路。把生活和工作中的创新当做一场有趣的游戏和探索。相信我,这一切是有方法的,而且可以学会!
  李丽芬老师:好的制度也能带来更好的创新,比如我们来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让学生们创新之后得到奖励。她们就能更好地想来更多的办法。因为要是孩子们组成团对团队的贡献远大一个人只有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新都有自己的思维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首先创新的前提是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我要从自身做起每天保持开心。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和鼓励学生。让他们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从让他们大胆的创新要学会打破约束。大胆的尝试并且和学生们一起更好地交流,提高他们的洞察力,让他们自己保持对外界的好奇,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力。
  张杰老师:通过学习《大学的终结》了解到大学的历史变迁,它的发展、创办目的及现状,在分析技术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了解了函授、广播、电视等技术的产生都未能撼动大学的存在,让我们发现“知识和教育是两回事“。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出现及结合则有可能对大学的模式进行改变。“泛在大学“的出现则会大大降低我们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也会让“只有学历没有能力”的现象大大减少。正如书中所言“教育是一个下意识地重装大脑的过程”。“大学的终结”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用一个更人性、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学习模式,开启学习的新纪元。在学习中多一些启迪,少一点浪费;在学习中多几分扎实,少一丝作假;在学习多一点平等,少一些障碍。让真正想学的人可以走向康庄大道。
  段庆: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在科技不断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较快,人们的认知知识面更广,现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只有短短的4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很有限,在校期间,学生们应该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利用学校的教育与教学资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学业的同时,要武装自己的大脑知识;当然,我们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个人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学习需要始终保持延续性,不能间断,另外,学习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升级,顺应时代需求,接受新鲜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龙强老师:学习了这两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我们的课堂要努力去开发学生思维模式,做到有知识,有想象力,有态度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帮助产生创意,同时打破常规的特性。从书中也体会到了创意就是把不相干的东西联系成新奇的东西。
  土巨鸿:书中作者就创新教给了我们九招:1.把不相干的东西联系成新奇的创意。2.头脑风暴。3.细致观察寻找机会。4.营造有创意的环境。5.用约束催生创意。6.好的制度可以带来创新。7.激发团队创意。8.大胆尝试才会有创意产生。9.阳光心态对创新很重要。看了这些高招,你是否与我一样有着强烈的想试一试的冲动?创新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词,我们的工作要具有创新性,才会有价值。可是,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从接受教育开始,中国的孩子就较少被鼓励创新——一切都有标准答案,这也造成了中国很大一部分优秀孩子共同的学习特点:吃苦耐劳,擅长考试。而美国教育,对创意、创新和创业的专业态度,已然是他们的文化,已经在他们那里成为课程、科学,成为体系。
  随着每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发展,创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不仅很多名人都说过创新方面的名人名言,更有很多的人们实践着发挥着创新创造的价值。要改变旧有的模式真的很难,但作为一名教师,我可以从自己做起,从我的课堂做起,从我的家庭教育做起,把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在平时的生活中得以贯穿。

   教研室主任签字:土巨鸿

  2020年9月29日  

 

©2000-202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滇ICP备12000361号-1

备案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7985516 0871-67985881

传真:0871-67985981

  •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9 14:10:23